在珠三角地区,农、牧、渔、副结合的基塘生产方式在17世纪就已成熟。西北关中地区,中国农民创造了粮、草、畜相结合的农牧生产方式。正是这种重视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,保证中国农田虽经数千年耕垦,却未出现地力的衰竭。
然而,在工业战车全面进攻,农耕文明步步退缩的时代里,作为传统农业的遗产,有机肥料在中国不断丧失领土。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,绿肥种植面积已经由1978年的1.8亿亩减少到目前的7680万亩,降幅接近6成。理论上本应“融合发展”实现双赢的化肥和有机肥,实践中却演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取代。
甚至单纯就化肥投入而言,也常常厚此薄彼。一个普遍的现象是,出于过度单一的产量要求,农民们更加青睐增产效果明显的氮肥、磷肥,钾肥常常受到冷落,至于钙镁锌铁锰等中微量元素更是不受待见。
从植物营养学的角度分析,植物体内一般含有16种必需营养元素,氮磷钾是其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,被称之为大量营养元素,其他需求量较小被定义为中微量营养元素。
其实,土壤施肥与人类饮食有着相同的道理,氮磷钾相当于大米、馒头这样的主食,钙镁硫就是蔬菜,铁锰铜锌等发挥着油盐酱醋的功能。尽管主食是促进人成长、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,但长期只吃主食也必然导致营养结构的失衡。
更为严峻的是,中国土壤的地力基础本身就很薄弱。以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有机质含量为例,全欧洲超过一半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3%,中国的平均水平为2.8%,其中还有超过60%的耕地,土壤有机质水平低于2%。
另一组数字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国内耕地承受的压力,欧洲复种指数一般低于90%,中国则达到130%。
北京土肥站站长赵永志以两个地区的人种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:“欧洲人身体健壮,人高马大,营养丰富多样,一天工作八小时,每周有轮休;中国人本身体质基础就不如人家,而且营养单一,每天加班,还不能休息。”
由此,负重过大的中国土地日益疲惫——在土壤最肥沃的东北黑土区,有机质正在急剧下降;重要的粮食产区华北平原变浅趋势日益明显;困扰南方及东部地区多年的土壤酸化问题更加严重;而西北及沿黄灌区次生盐渍化的难题依然突出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为了保证粮食的产量,农民往往选择更多地投入化肥,以加大对土地的刺激。赵永志介绍,在欧洲和美国,土地和投入品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比例一般是6:4,在中国恰恰相反,土地贡献不足4成,主要还依靠化肥投入。
这位长年在农业一线推广科学施肥的专家提醒:“中国亟需提高耕地质量,这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。我们不能一味依靠化肥这种外部因子的投入来保证粮食安全,要推动土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。”
这就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施肥方式,控制化肥的过量施用,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。同时,增施有机肥料,平衡单一化肥投入的副作用,不断培育和增强地力。